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儒生 (第1/7页)
世人上大可以分成三类人,一类是平庸无为的百姓,可以是劳耕度日的农忙之人,可以是茶馆酒楼的伙计掌柜,可以是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 第二类则是舞刀弄枪的武人,大可以是边疆大将,亦或者是统军之领,自然也有毫不出名的士卒,但这类人的地位,也比普通平民百姓要高出许多。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再者的第三类人,也是最长时间坐在前二者头上拉屎撒尿的人,便是书生,大到朝政的把持,地方的掌控,国家的制令,军队的资耗兵征等,小到百姓出耕时间,节度税收的多少,这便是书生。 而在大唐,那位千古一帝的上位者,也是极为的“宠爱”这群书生,只要是腹有文墨,那便可能谋得一桩美差,哪怕是久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世外人,也会被狠狠地挖回朝堂,要是不答应,便是死皮赖脸的亲自去恳求,久而久之便是博得了惜才爱才的美名,这与最后一个背负骂名的唐末亡国君主,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口碑和待遇。 鼎盛的大唐王朝得以有那千古盛况,这座庞然大物所倚仗的,自然是那支平定天下的无敌天策军,但这只是世俗所思所虑的表面,这支无敌军队为何得以逢战逢胜,大将必不可少,但后方那一群朝政文官所带来的长久支持,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唐相魏氏,房氏等,都是难得一遇的千古守成大才,加上天下大平,这也促成了大唐文坛越发鼎盛。 天下的儒家气运,便是十成十的盈溢,天子也是下令设立了翰林院,单单是这一座儒家书生所莅居的皇家书院,就足足占了天下近五成的儒生气数,百姓俱知自家的孩儿若是进了其中,那便是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