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2/4页)
食指缓缓摩挲着右手手背,脑子里再次捋了捋思绪,重新开口。 “学生是这么看的。朔州今年大旱不是天灾,是人祸。” 一片惊哗。 延圣帝皱眉点了点头,“说下去”。 “朔州不如浙州富庶,但因着离东海近,所以连年作为供给的大后方。但百姓忙于军运,自然无力耕种,田芜土废,杂草丛生,加之储粮贪污”,淮丞眼神暗了暗,见延圣帝并没有什么表示,也没有开口。 “……所以说大旱……” 晏良从容应对,一下说完,延圣帝好久都没有回答。 外头已是月升。 “唔……明日策问,你继续说,最好给孤一个解决之法。” 晏良抬头,这是…… 就这么通关了? 延圣帝见晏良懵懂看着他,想到他还是个孩子,便安慰,“没事,说不好也没事。” 晏良笑着点了点头,“谢陛下”。 第三日。 在将军府担忧了整整三日的晏夫人听闻消息:清河晏氏季子,晏良景贞,因一策“养兵入民,屯田驻防”解决了为患五载的东海之乱。 天子御封:无双国士。 紧接着,宣旨的宏公公笑眯眯地到了将军府,随着最后一声又尖又细的“钦此”,标志了此后长达十二年的清河晏氏一族的无上辉煌。 而晏良“无双国士”的背后,迎来了整个世家子弟打破淮氏垄断,争相为国出谋划策的延圣中兴。 第九章 永昌二十二年的冬天不是很冷,不过东海沿边一带也照旧结了冰,凌霄风猎,千鸟飞渡,这是朔州一大冬景。 因为太冷,真正爱看的人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