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_分卷阅读5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 (第3/4页)

谢行很早就和倭寇方面勾结,最远就可追溯到浙州烧粮案。

    由此,清河晏氏的罪名也被洗清。

    景贞二年冬初,松安言氏重回清河,抬上了御赐的晏氏门匾,名正言顺。

    盛夏烧心,李氏王朝原本坚不可摧的君位,在一场又一场帝王权臣的阴谋揭发后,出现了裂缝。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李粤剑留下的铁盒。

    圣心独裁,为虎作伥,陷害忠良。

    不当君。

    景贞三年秋末,怀明帝逊位,封曰:恭敬伯。刘氏显受命于天,继天子位。

    次年,改元天狩。

    第七十四章

    一场暴雨。

    豆大的雨粒泼洒在青石板砖上,地面转眼蒸腾起足足到膝盖的雨雾。天际乍开一线,雷声隐隐,像是浙东海潮漫过千里州土,铺天盖地而来。

    一幅明黄仪仗急匆匆地出了太和殿东颐阁,直奔最南边的国监学宗。

    今年是天狩二年的秋初。

    去年一整年,刘氏开朝一直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中。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接连处理了谢行之案和晏氏平反。其中最大的两起就是泰康帝死因和谢行通倭。颂阳郡主听闻真相后,在京郊的大照寺大病一场,此后身子就再也没好过。天狩二年的正月里差点没熬过去。亏得恭敬伯日夜守候,衣不解带地照料,好歹挺了过来。

    通倭一案事关两国,谢行这里查出的证据需要朝廷派出使臣前往倭寇处核证谈判。此外,新朝甫建,北方鞑靼那里也要派人递交文书,商议接下来几年的互市要点。

    整个朝廷都是急需用人之际。

    倭寇和鞑靼那里到底委派谁就成了瞩目所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