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33节 (第5/7页)
归记》故事跨越近代与现代,处在一个时间的交汇点上,原著中描写环境的词句有许多,包括外部环境与人物的穿着用具,对于这些场景,改编剧必须要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 林济为此自费买了几本建筑、文化、衣饰之类的大部头,作为编剧,虽然场景不需要由他来还原,但如果他能在剧本里标注清楚,也就能为拍摄多节省一些时间。 …… 在确定林济为编剧的同时,宣传部门也忙着为《百归记》找导演,在一开始,宣传部门就盯上了导演胡伟一。 胡伟一是圈内颇具资历的一位老牌导演,擅长拍年代剧和长篇巨制,早年间,他的第一部作品就震惊业内,几乎是横扫了各大颁奖的新人奖,在这之后,他又推出了几部史诗电视剧,都是口碑和收视俱佳的力作。 但近几年,胡伟一露面的次数很少。 主要是观众不爱看氛围沉重的剧了,现在流行的要么是甜甜蜜蜜的爱情剧,要么是爽文流,就算是正剧,观众也不希望主角背上太沉重的负担。 当然,也因为胡伟一遇不上合适的剧本。 和演员质量急剧下滑一样,最近几年,编剧的质量同样直线下滑,编剧们都忙着给演员堆人设,显得主角耀眼夺目,却忽略了故事逻辑的合理性。 胡伟一擅长的题材本就很考验编剧的功底,编剧们都不爱写,加上他性格有些挑剔,看到不好的剧本总要说上两句,久而久之,一代名导逐渐成为家里蹲。 胡伟一倒不是缺钱,实在没钱花了,大型晚会指导他还是能干的。 胡伟一一脸平静地听宣传部门道明了来意,听到剧名的那一瞬,他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不由重复了一句:“《百归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