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白忘机 (第3/6页)
此书投入灶中,点火烧了。 他已将其中内容铭记在心、 原本他的记性就是极佳,平日读书不说过目成诵,读上几遍要背下来也是不难的,何况《三阴引气诀》文字并不复杂,通篇也就五千余字,而且这五千字中就是阐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真正的修行要诀只有不到五百字的内容,而这些要诀他已身体力行,也无忘记之虞。 如今淮安城形势险恶,还是不要留下此书为妙。 不光如此,接下来,又是翻开那本《四象淬体功》,强记其中内容,也扔入灶内如法炮制。 事毕,便包好四块璞玉,潜出淮安城,只待午时,便到城西山崖上引少阴之气,炼化真元。 ………… 淮安城北的县衙西角有一座高楼。 此楼足足高九十尺,加上县衙所在的城北又是淮安城地势最高之处,若站在楼顶,便可俯瞰淮安全城。 这便是通天台。 通天台下,已有十八位甲士戍卫,他们脊梁挺直如枪,身形剽悍,单是站着不动就透出一股子煞气,都是手里沾过十几条人命的精锐。 这是严烜之手下最精锐的力量,在这群精锐的保护下,他手里端着一枚雕刻成龙形的黄玉圭,走入楼中。 他行走之时微微低头,对于手中这一枚通天令,这个没有生命的死物,他的表情却怀着至诚的恭敬,似乎此令在前便是元帝亲临。就算他上了楼来到无人处,在这无人看到的不需要伪装的地方,这种恭敬也没有掺入丝毫虚假。 他端着这枚通天令,走过六层高楼,最后打开覆地门,来到通天台顶层。 通天台顶层露天无顶,四面云纹石栏遮挡,正中放置一座蟠龙石尊,严烜之走上前,在蟠龙石尊前驻足。 在将通天令放入龙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