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柱岩与宋古井 (第2/3页)
”呢?原来,天柱岩的右侧,有一口古井,据史料记载,是南宋末年蓬岛人郭梓新奉佛所挖的古井。“吃水不忘挖井人”寺里的和尚感念郭梓新的恩德,将他敬奉为檀越主。 古井井盘为一整块岩石中空挖掘而成,井底上半部为圆形,下半部用条石堆砌成六角形,侧边上立有一方石碑,碑石上记载:南宋末年,蓬岛人郭梓新为解决寺庙僧人饮水,在天柱岩寺前开井奉佛寺内僧人为感谢郭梓新的恩德,在寺院大雄宝殿右建檀樾祠及神像,供后人祭拜泉州府记有记载。 原来,蓬岛人郭梓新有心向佛,夜里梦见一老仙翁告之曰:“天赐甘泉,福泽众生。泉溢梁栏,当出人杰。”暗示郭梓新应为寺庙挖井,以解决僧人的饮水问题。 郭梓新常到天柱岩寺,见和尚们吃水困难,要数人接力地从山下往上挑水,于心不忍,决意要帮助他们。故奉出巨资,一边找人策划位置,一边找工匠着手挖掘,凡事亲力亲为,花了两年时间挖出一口深36米,上圆下六角的古井。 在当时,于如此之高的山上掘井,确实工程巨大。一方面,要面对山上难以挖掘的岩石;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塌方的危险。普通山下的农家水井,也就挖个5-7米深,就可以见到泉水,而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