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十八章 张助理的困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张助理的困惑 (第1/5页)

    张兵今年25岁,燕京科大无线电系毕业,在读工业自动化研究生。马建国是北钢设计院的教授级高工,兼着张兵的导师。

    前边大家称呼张兵为助理,实际是对他岗位的称呼,而不是助理研究员之类的职务职称,实际上张兵只是马主任的小跟班,跟在身边学习,帮马主任处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跟在马主任身边学了不少东西,各人也有了一定积累,就想拿个项目搞搞设计,出出成绩,弄好了,评个奖啥的。

    10月8日,张兵跟随陈立春来到滨海县南陈村,张兵有点傻眼,知道陈立春昨天吹了牛,现场一看,这牛吹的可真大:名片上的滨海机械加工有限公司,竟然是村办企业,霎时有上了贼船的感觉。

    这哥俩是从燕京坐火车来到蓝市,又转客运班车,停停走走一个多小时才来到的南陈村。张兵感到,这里远离城市,距离蓝市市区最少20公里;工业基础薄弱,一路上见到的企业都是小打小闹;南陈周围四里八乡都是农村,也缺乏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和人力资源。结论,在这里办企业,没前途啊。

    现在,张兵坐在陈家新房里的八仙桌旁,屁股下的马扎真是让人不舒服。“两位陈总,实话说,我真得不看好这里,这里位置偏僻,不具备发展大工业的基础,要不咱们到蓝市市区或者市郊重新选址吧。你们市的蓝钢这几年发展不错,依托蓝钢,应该能够快速起步发展。”

    “陈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首先,现在华夏扶持壮大乡镇企业,我们乡镇这里,土地资源充足,一张白纸,才好大手笔布局。我要是在市区守着蓝钢,别说150,就是15亩用地都拿不到,征占拆迁能折腾死你。其次,这里虽然缺乏产业工人,但是我们周边村落密集、人工充足,我在这里建厂,不是想当黑心老板,而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