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律师本色 第452节 (第4/9页)
一年的案子,看着挺忙,实际上师父根本不怎么管他。听说后来他踩了不少坑,走了不少弯路。”黄援朝愤愤不平的抱怨道。 “嗯,我当时实习的时候是在一家中型律师事务所,名义上有补助,但是实际上一个月的补助连吃饭钱都不够。 我师父还不错,每次办完案子都给我一些补贴,后来我替我师父提了二年公文包。再后来我师父退休不干了。我换了三家律所,最后进了万老板的团队。”马义说道。 “你为什么会换三家律所?原因是什么?”方轶看向马义。 “当时自己出来单干,没有案源,支撑不下去,所以就找了团队,可干来干去只拿死工资,没啥意思,万老板的团队自主性比较高,又给提供案源,所以我就过来了。”马义解释道。 “这就对了,主要还是钱闹的,我觉得做律师无非图名图利,团队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有利可图,利益是团队与律师之间的联系和纽带,而利益是建立在专业和资源之上的,光有专业不行,一定要有资源,在此基础上沉淀出团队和律所的底蕴和凝聚力。 这话虽然说的市侩了一点,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绝对没错,不赚钱律所就没办法存活,靠道德和大义,以及高大上的口号是填不饱肚子,留不住人的。只有有了经济基础(创收)后,我们才能谈理想,谈公益,谈底蕴。 如果团队老大都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是能口吐莲花,又有几个律师会相信!这年头信息发达,律师都不是傻子,光靠画大饼肯定是不行的,要有干货。 所以我拿多少钱,团队律师拿多少钱,大家心里都有数,自己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