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33章晋、楚之从交相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晋、楚之从交相朝 (第5/7页)

的进攻,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楚国的注意力却被牵制于东南,对中原的注意力自然减弱。而另一方面,东方的齐国也趁机再次扩张势力,企图同晋国争夺霸主之位。

    长期的战争局面给各国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在动荡的形势下,各国的内乱此起彼伏,掀起了又一轮政治更迭的浪潮,卿、大夫、士逐渐掌握了诸侯国的实际权力。晋国、郑国、齐国纷纷爆发了内乱,特别是晋国几家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相互倾轧,导致晋国国力大损,只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强势。

    这一混乱的局面大约持续了三十年左右,长期的战争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内矛盾已经使得即使是像晋国和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深感难以为继,更不用说那些夹在其中的小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一次“弭兵”就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

    率先放下身段的是晋国当时的正卿赵武,这位昔日的赵氏孤儿为了缓和诸侯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先减轻了小国定期缴纳晋国贡品的数量,又通过鲁国大夫叔孙豹,表达了希望有人出面在晋楚之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斡旋,达成和平协议的愿望。

    赵武的这一意见受到了当时各国诸侯的赞同。当时的齐国,内乱尚未结束,由崔氏和庆氏两家执掌权柄,自然需要交好诸侯国以稳定形势。而郑国当时执政的子产看到诸侯国有达成和平的动向,便在楚、陈、蔡、许等国联军来袭时坚壁清野,不加抵抗,为和谈提供了余地。

    弭兵的条件逐渐成熟,自然就有人自告奋勇,愿意从中斡旋。上一次华元弭兵的主持人是宋国大夫,这一次又是宋国的大夫向戌站了出来。和华元类似,向戌一方面同赵武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又同楚国令尹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