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银元 (第1/4页)
被张万和这么一说,王学新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八路军许多装备无法研发或是存在质量问题,其实都是被“铁”这原料给卡了脖子。 最典型的就是手榴弹,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咱的手榴弹那是一炸两半,这玩意在战场上净耽误事!”。 这话说的没错,其实一炸两半还算好的了,有的手榴弹炸响之后就崩出一个小缺口,就像破了的罐子似的。 在战斗中,有时明明将手榴弹抛到鬼子脚下,“轰”的一声眼看着鬼子被炸在烟雾里,但鬼子除了咳嗽几声脸被熏黑之外屁大的事都没有。 但由于八路军实在没什么装备,部队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手榴弹。 于是就有了李云龙那句话:“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铁的质量太差无法进一步加工……一加工不是碎就是裂,你也拿它没辙。 要是用这“白心韧化技术”提升了铁的质量,那是不是说手榴弹就可以打上凹槽其质量也可以提升一个层次了? 除此之外,地雷是不是也可以提升一个层次? 另外还有子弹壳,是不是也不需要可怜巴巴的在战场上捡然后“复装”了?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前两者是可行的,子弹壳的加工对铁的质量又有更高的要求,白心韧化技术还是力有未逮。 掷弹筒的仿制可以说是目前兵工厂的头等大事,就连张万和也不敢有半点疏忽。 于是包括张万和在内的几个主任基本把手头的事放下了,优先弄火炮和炮弹。 翻砂铸形这个步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