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1 (第2/4页)
到那人面前,天涯也只是咫尺。 萧河解开那人外袍的系带,厚重的狐裘落下,像是猛然泼了一地污水。长不盈尺的袖中剑插入单薄的胸口,因为气力不足而显得动作格外缓慢,格外折磨。 萧河耐心地将剑锋推入寸许:“当年我便不信你死了,不离开剑池,只是想留着这条性命,同你再见一面。” “既然见了,那我也不必再惜命。” 剑锋尽数没入胸口。 那人反抓住萧河的手,两人的指尖一个比一个冰凉。都是将死之人,说不出谁的寒意更盛一些。 轻笑一声,全不像是个方才被一剑刺穿胸口的人。 “小时候,你看着可真弱。”那人怀念道,“若是你一直不修剑便好了。” 谁也没有想到,只观书不习剑的人,一拿起剑,会展露出那样惊人的天分。 那天分压得他踹不过气来,从萧河初次拔剑的一刻,一直到现在。 同样重伤在身,萧河至今还能出一剑,他却是靠着些邪门功法吊命,身体羸弱不如常人。出剑,此生无望。 萧河道:“一日你在阁中观书,忘了收。” “什么书。” “颉典。”最为艰涩的剑道功法,句读无误便可称宗师。风吹书页,萧河偶然一瞥。数日挑灯通读,一朝悟剑。 那人想起自己年少时曾偏爱些晦涩难懂的功法,日日在藏锋阁中苦读,还未参透,就得了萧河转修剑道、明心通悟的消息。 原来这前因,系在自己身上。 萧河道:“修剑随心。”即便没有那人留下的颉典,他也总有悟剑的一日,或早或迟,不在藏锋阁中,便在观澜亭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