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9 (第4/4页)
传书回来也要个几天几夜才能得到消息。 刘彻决定再来一次召举,用阿娇心里分析的就是觉得还是自己看中的人才最好用,看看严助就知道了。 朝中缺乏能用之人是刘彻即位之初就面对的问题,这实在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高祖马背上跑了一生,到了吕后时杀遍功臣就更不要指望她培养人才了。文帝一直忙着补诸吕之乱造成的洞,七王之乱更是叫景帝腾不出手来培养人才。 没有也没关系,天下哪时哪刻缺人才了吗?那就去民间找,再找一批像严助这样能干实事的来。 建元三年九月,汉武帝再次下诏选举贤能之士,天下再次为之兴奋。五湖四海的有智有才之士纷纷赶赴长安,希望得到赏识。 阿娇原以为刘彻又能忙到跟以前一样早出晚归,结果只是每日下午接荐已经叫人筛选过一遍的人。 没几天,还真叫刘彻相中几个,胶仓为文学侍从、吾丘寿王任命为光禄大夫侍中,唯一叫阿娇熟知的还是诏拜为郎的东方朔。 不过跟电视剧大汉天子中把东方朔塑造成汉武帝最器重的智囊不同的是,刘彻似乎并不是太重视他,虽然他也承认东方朔的确才思敏捷、颇有才华。 真正叫刘彻高兴起来的是还是枚皋,他自称是辞赋家枚乘之子,叫刘彻喜出望外。当场命他作赋,没想到枚皋还真不负其父之名。当场立就,才华惊艳。 他同阿娇赞了又赞,兴奋地告诉她:“原来枚乘去世后,朕还惋惜失去了这样才华横溢又有见识的人才。”枚乘曾侍奉过吴王刘濞,七国之乱中上书坚决反对吴王造反。 这样既有才华又忠君爱国的人,儿子竟然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