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表姑娘她不想高攀 第16节 (第5/7页)
,怎么看,这事都有点古怪。 若说往年,公府即便想要给宗族里的郎君捐官,只消自行打点吏部官员,都是心知肚明的关系,又不是重要官职,无非闲散职缺,哪里用的着惊动宫里。何况还是长公主府的,那位中贵人,可是历经两帝的老人,侍奉过先帝,之后又在陛下跟前当过值,后来长公主见他做事妥帖,便与陛下要了他。 陛下与长公主的姐弟情,向来深厚,但凡长公主要的,没有不给的。 四房人商量了一番,最终谁都没有开口。虽说卢辰瑞功课不好,可四叔也没想给他捐官去京里。 卢家祖训,最重要的便是明哲保身。有命活着,才是上上策,最怕明面上风光,背地里腥风血雨。当年随太/祖东征西讨打天下的老臣,有谁像老镇国公一样急流勇退的,不是不知道功高盖主,也不是不知陛下忌惮,只是舍不得手中的权势,一时贪恋酿成大祸,累及妻小。 怕了,便也不敢再去朝堂经营。 国公爷与卢辰钊单独聊起,父子二人看法如出一辙,此番举动看似平衡世家与寒门,实则又在变相收敛权力。勋爵门户送郎君入京当官,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何尝不是另外一种钳制和约束。 国公爷告诉卢辰钊:“开霁,公府上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的兄弟姐妹,日后还要你去照应,我总有老的一日,你也总要担起家族的重任。” 卢辰钊问:“父亲是准备回绝陛下和长公主的美意?” 国公爷:“这是祖宗规矩。” “儿以为时移势迁,曾经适用于公府的规矩,如今并不一定依旧适用。此番中贵人亲来,陛下和长公主的意思已然明确,不是我们想退便能退的了的。 与其处处被迫受掣肘,不如主动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