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第2/3页)
把瓷罐从盘子上取下,搁置在一旁,而后捏着自个儿的耳朵降温。    ——冬天突然这么一下,皮肤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觉着烫和疼的时候,那脂粉罐早已被司微搁在桌子上放好了,总共也没多高的温度。    把包袱里尚未打开的另一个小匣子取出,里头拿出来的便是一沓口纸。    口纸颜色重且暗,是一种近似于干涸血色的浓重,偶有偏紫,偏暖等差异,然则每一张口纸右上角镂空所刻的颜色名称,却和口纸呈现出的颜色不同。    司微简单翻了翻,每张口纸上镌刻的小字各不相同:小红、珊瑚、翘红、娇红、朱砂、朱樱、朱湛……    司微:……    这就是古代胭脂水粉中的另一种存在,口纸,或者说,绵胭脂。    取时花之色,擂为花酱,反复搓揉提取花汁之后,加以固色,取桑棉沾取花汁,反复晾干浸染后所得,便是司微面前放着的这种口纸。    用的时候,蘸水或少许唾液浸润,而后抿于唇上,则为点唇。    因其用丝帛以花汁反复浸染干涸而成,造价相对低廉,还可反复使用,是以此物比之胭脂口脂更为常见。    不太常见的其实是胭脂口脂。    这年头的口脂和胭脂没有什么区别,既可以拿来涂于颊上,又可以拿来涂于唇上,多含有油脂,以牛髓等炼油后,浸润香料而成,制成膏体,存于盒中,用时以指腹轻蘸,晕于面上……是以胭脂一词,其实多指这类膏状的胭脂,每每一盒,造价不菲。    毕竟和妆粉之类的“粉胭脂”相比,膏胭脂成妆轻薄,不易卡粉,但又因为含有动物油脂,气味难闻,需辅以香料,压下异味……这一来二去的,造价自然也就上去了。    司微置口纸于胭脂盒内,以壶中清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