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 (第3/4页)
又红了几分。对比起来,朱娇娥反而好一点,虽然也红着脸,不过赵桂英和她说的时候,她却把这些话都给听了进去也记了下来了。 这会又远离了那些打趣的人,脸上的红晕也没那么明显了。 小两口很快就扒开了一小块地方,方便赵桂英挥着锄头去勾地上的山灰。山灰很软,轻轻一勾就勾动了。 没一会儿,三人便整了一小堆出来了。 赵桂英将空箩筐侧着倒下来挨着山灰,再拿锄头一勾,便将那一堆山灰给勾到箩筐里面去了。 没一会儿,两个箩筐都给装满了。 然后便换成朱娇娥给担到队里指定的地方去。 她力气大,对比常人来说担担子是重活。对她来讲,却算不得什么。 朱娇娥送山灰走的时候,母子两个也没停,一个扒枯树枝,一个勾山灰。等朱娇娥回来,又已经勾了一小堆出来了。 如此这般,婆媳三人算是分工明确,配合极度默契。 谢意扒枯树枝的时候,还找到了不少的野蘑菇。 虽说是深秋十一月了,但这边的气候还算不得冷。加之前段时间又下了点雨,一些枯树枝的下面便长出了不少。 谢意是不认得这些菇类的。 不过他不认得不打紧,赵桂英认得就行。 什么梨子菇,青潭菇,伞把菇等等,名字谢意一个都没听说过,但谢意却看明白了一点,感情这些菇子的名字都是按照它们伞顶的颜色或者是形状来命名的啊! 梨子菇颜色有点类似于丰水梨表皮,青潭则像极了谭边长出来的那种绿色的青潭,至于伞把菇,细细长长的梗,大大的伞顶,像极了一把撑开的雨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