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68 (第4/4页)
郭白新认识的朋友黄琛摸着下巴问道:“你们说,这写话本的到底是什么人?要说是个积年的老农,他怎么会写话本?要说是个读书人,他又怎么懂得农事,而且还整出了这样好的法子?如果有这样的本事,他为什么不去工部任职,反而把法子写在话本里,让大家都学了去?” 在场的五六个人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也有这样的疑问。 想来看了话本,又知道再生稻真能种植并且有巨大收获的,没有谁心里不存着这些疑问的。 “这肯定是个隐士,想造福民众不愿意留名的真隐士。”一个人用十分肯定的语气道。 大家虽然对这说法都执保持意见,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看法。 毕竟人家都做到这一步了,而且还真不留名,要说这人有什么企图,还真说不过去。 “我要去再买两套话本,好好保存起来,以后当作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一个想得比较远的人道。 “对对,我也有这种想法。”另一个附和道,“虽说农书不少,有些农书也挺有用的,看了能对农事了解不少。但那样的书,连我这样的人都看不进去,何况小孩子呢?这话本却是不同,让人看了热血沸腾,不忍释卷。不知不觉看完后,就恨不得当即把书里所教的法子试上一试。什么是寓教于乐?这就是寓教于乐。真得让国子监那帮老家伙好好看看,免得他们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 …… 虽然相比起整个京城的人口来说,爱看话本的人不多,像郭白这样关注到的人更少,有兴趣对书中所写的再生稻进行探究的人就更少了。 但前文说了,但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