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_分卷阅读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3/4页)

误的,只要是熊廷弼决定的,都是正确的。两人立刻行动起来,王化贞带领剩下的部队赶回山海关,熊廷弼指挥军队撤离百姓,放火烧城。

    两个人没有一点向朝廷、向内阁、向天启皇帝报备的想法,就直接地、彻底地、放弃了辽西走廊。

    然后两人就被弹劾了,然后就被抓进刑部大牢了。

    举国哗然,朝廷上下气氛紧张。

    王化贞是东林党毋庸置疑,他的座师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更是东林首领。当时整个东林党都在为他奔走辩护,试图在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手下保下王化贞。

    但这件事必须有人顶缸,东林党选中了熊廷弼,毕竟这事的直接干系就这两个人。

    可当时的东林党还有像杨涟这样的正人君子。他们站出来反对,说,虽然王化贞是我们东林党人,但广宁失守,的确是他的责任,和人家熊廷弼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能因为熊廷弼不是我们东林党人就这么随便拉出去顶缸。

    最后,他们得出一致的判决:熊廷弼你的战略看起来不错,至少现在为止还没出现问题。但是你不经过朝廷商议,便直接抛弃大明疆土的方式,罪该万死。

    这并不是朝廷的决议,而是东林党内部的自我妥协——成全了熊廷弼的名声,但用你的命来换王化贞的命。

    王化贞一看东林党毫不犹豫地办了熊廷弼,他坐不住了。在他看来,熊廷弼和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广宁失守从头到尾都是他自己战略失策、用人不当。可连熊廷弼都判死刑了,那他启不是要诛九族?

    恐惧之下的王化贞办了件蠢事——他为了活命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