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制作方法_分卷阅读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2/4页)

章 天成

    之前说过,范景文范老爷十四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中进士。这履历在千年来的科举界不算是特别好的,但比起更多几乎连举人都考不上的老秀才是好多了,别的不说,比起那位名垂千古的同姓范进举人来,自然能升起更多优越感。

    更何况,范家世代书香传家,范景文当然不愿意自己孩子考半辈子科举考不上,最后只能靠余荫补一个荫生。

    张维贤曾说帮范铉超进国子监学习,可就算是进入国子监学习,也有学而优的贡生和萌祖上余荫的荫生,还有通过捐钱捐到的捐监。荫生的话,自己老父范永年身为南宁知府自然可以余荫一个,但终究不能让人满意,最好还是贡生,然后考科举进士,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进官场,才不会被人嘲讽。

    范景文自然希望范铉超、范铉朗早早高中,自己也脸上有光。所以他对两个儿子的学业抓得很紧。考虑到自己十四岁中的秀才,那大儿子今年十一岁,准备两年也可以下场了,大不了第一次就当练练手,三年之后再考过。

    由范老爷这种心态可知,他对自己十四岁中秀才这件事是非常自豪的……以至于觉得自己儿子不可能超过他,都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期望。

    想到大儿子过两年要下场,二儿子也该开蒙了,范景文寻思着给家里找一个座馆先生。张家族学自然是好,可想培养出一个优中出精的进士来,大学堂还是不如小书室。

    寻常的座馆先生范景文是看不上的,可太好的先生范景文又不知去哪儿请才好,所以这事还是要张氏出面请英国公府帮忙,这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