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卖盐是个大问题 (第3/4页)
真正有靠山、有背景的私盐贩子,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辛辛苦苦来下河屯这样的小村子收盐,他们可以直接去官方的盐场以极低的价格拿盐。 下河屯这样的小村子,一年煮出来的盐也没有多少,根本就满足不了那些大盐商人的胃口,这也就给了那些没有靠山、没有背景的盐贩子一些生路。 想清楚了这一点,刘晋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种刀口吃饭的私盐贩子听起来似乎很可怕,靠着刀剑来赚钱,似乎是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灭口,动不动就血溅五步的人。 但事实上这种私盐贩子和那些大盐商比起来,相差了不止很多个档次,大盐商胃口庞大无比,他们拿的官方盐场里面隐没下来的私盐,靠着盐业的巨大利润,用钱打通了下至盐场仓管、上至庙堂宰辅。 说他们是私盐,他们也可以马上开具出文书盐引,立刻就变成了有背书的官盐,不管朝堂如何打击私盐,却是永远也打击不到他们的头上,因为他们的耳目足够多,也足够广,建立起来的保护伞、利益链更是庞大无比,地位几乎根本就难以撼动。 到了明朝中后期,东林党也好,齐楚浙党也好,他们的背后都少不了大盐商人的支持,很多人甚至本身就是大盐商。 而刀口添血的这些小私盐贩子,他们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都是被逼无奈之下才走上了贩卖私盐的道路,做着杀头的买卖。 他们自然是没有办法从官方的盐场里面拿盐,所以就只能够来下河屯这样的海边小村子收盐,粗盐的产量有限,量很小,往往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官府什么时候就来打击私盐。 为了有稳定的盐可以收,这些私盐贩子往往非常诚信,每次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