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把盐卖出去 (第1/4页)
小巷子里都是贩卖竹制品的,有背篓,筲箕等家用物件,卖斗篷的都有两三家。 花了一个时辰,日头已经高高的了,赵铁柱看着剩下的七八个斗篷,叹了一口气。 生意不好做啊! 临川府盛产竹子,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点篾匠手艺,所以,竹制品卖不上价,一个斗篷,半个时辰就能编好一个,价格就更低了。 一文钱一个,顾客还会挑三拣四,说你的箬竹叶放得不密实,会漏雨,黄蔑粗了份量重,戴着脖子受不了,黄蔑细了不经使,一年后又得买新的! 反正理由很多,老天一文钱,你还想压价,请问你想怎么压? 老爹已经习以为常了,赵信憋了一肚子火气,更多的却是无奈。 两人寻到牙行,管事给了个价,有水源的水田,三贯一亩,旱田和旱地一贯一亩。 至于坡地和瘦田这些,不要!直接不要! 老赵出了店铺,肝都在颤! 好家伙,赵家上好的水田,就只有两亩。 旱田三亩,这还是老三成丁之后,家里劳力多了,能挑水浇田,才保住的三亩。 旱地有二十亩。瘦地,就是那片五亩的竹林。 别看有二十五亩,但是产出不高啊,年景好的时候,平均每亩能产两石。 一石等于十斗,相当于300斤。 按一日两餐,一家九口计算,一石只能吃一个月,一年就得十二石粮食。 还有税呢? 税制和唐朝差不多,分租庸调三种。 赵家四个成丁,每丁每年缴纳“租”栗二石。 “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