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智慧_三中国人的语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中国人的语言 (第8/8页)

书写,完全不同于当今口语。学习古代汉语付出的劳动堪比西方人学习阅读和书写拉丁语。对于处于统治阶层的知识分子来说,掌握书面语言也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1917年中国发生了一次最重要的革命,一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胡适领导了汉字书写的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如今所有学校都接受了这种体系。这使得书写汉字更容易。

    由于这些原因,汉语的单音节特征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不知其最初从何而来,很少辅音和音节,也很少强调语音。无论如何这使得汉语在形成过程中远离了拼音的书写。这也逐渐形成了一个高度发达的专门的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一种强大的统一国家的力量,一条连接历史的强有力的纽带。如今大众教育正在打破少数人才能读写的特权。我觉得中国人不会放弃他们传统的书写方式,因为这与中国文化和书法韵味深厚的美感联系在一起,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可以与绘画相媲美并与绘画唇齿相依。但是在保留这些特征的同时,至少尽可能减少目前使用的数量,同时通过减少笔画和消除更复杂的形式达到简化文字的目的。

    这是一个满月的夜晚,朱频绞尽脑汁地琢磨中国汉字的拼写。现在他毫无倦意。他在广东会馆的白色庭院中漫步,沐浴在银色的月光中,他的思绪飞回自己的家里。父亲教他的一首诗又萦绕心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一首诗。朱频用汉语念出来,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突然,汉语的语音和语言纯粹的神奇力量——无与伦比的简洁——征服了他。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简洁的发音和词语的音调使得汉语如此的独特。此时他看到中国汉语婀娜多姿的美,他渴望了解得更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