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 (第2/4页)
,全是因為自己所處的地位,那麼屈原坦然受之。 不論別人如何指摘、說他特立獨行,屈原仍然不改作風,照樣在自家後院栽植香草、同樣每天攜帶那把自己悉心編花其上的寶扇。 他與扇子,就是夜晚就寢時也毫不相離,因為他害怕失去扇子,就像他最害怕失去他的靈修;他固執地相信,只要自己繼續保有這把扇子,靈修就會像扇子一樣與自己相隨。 他珍惜懷王賜與他的所有,直到他生命的盡頭。 § 屈原已經熟悉楚國的上下運作。 他接待外來使者時禮貌很周到,就是來自北方的詩經都能引用得恰當,即使替國家贏得了最大利益,仍然遵守著道義,最大的功勞就是促成齊楚兩國的聯盟,這讓屈原名揚四海。後代太史公形容其「嫻於辭令」,屈原的能力大,責任也大,他不得不出國去參加一些重要的聯盟會議,還必須出使其他盟國。 楚懷王對屈原依賴漸長。平時屈原為了陪伴他,會安坐在他身旁處理公事;兩人不但時常共議朝政,還會一同進餐;屈原也負責在懷王睡前,朗讀一天的政務給他聽。 每天都朝夕相處,這讓屈原很怕懷王對他厭膩,懷王卻一點都不這麼以為;至少在當時,他以為自己「愛」屈原。他不曉得原來他對屈原,其實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麼在乎。 楚懷王不瞭解屈原這個人,就以為自己永遠都會像現在一樣這麼喜歡他。真正的愛是什麼?對這個幾乎沒有心的君王而言,他不明瞭。就連招進宮裡的嬪妃都未曾去動過,就這麼以國事為理由,每天與屈原黏在一起,並自以為這樣的生活很快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