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0章 (第1/3页)
陶肃说道:“政治上全福兄是出不了力的,财力方面,就得全福兄了。” 卢龟龄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能让陛下打消迁都的意愿,为兄出点小钱算不了什么。” 陶肃道:“陛下要重修洛阳宫,需要大量的楠木。而我中原楠木主要产地在河东、荆湖、江浙、巴蜀。其中河东离中原最近,全福兄可从事木材行业,收购河东楠木。陛下乃一代仁君圣主,他不会与民争利,不会行强买强卖之事。木材亦是暴利,以全福兄的手腕,想来不会亏损。” 卢龟龄问道:“那荆湖、江浙、巴蜀呢?” 陶肃笑道:“荆湖、江浙自会有人有手段限制,至于巴蜀,无需管他。真弄得无楠木可用,反而会引起陛下的怀疑。巴蜀山路忐忑崎岖,楠木又不能分段运送。运力之艰难,可以想象。时间嘛,不就是这么拖出来的?” 卢龟龄眼睛一亮,道:“果然高明,在下当尽心竭力。” 对于行商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天下百废待兴,木材行业确实是一条发家的道路。 汴京,皇宫! “陛下,臣奏请招募徭役,重修兴成渠。” 提议的是工部侍郎陶秋。 陶秋做足了准备,说道:“陛下这西北商路开通,蜀地平复,西方西南商贾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每日商货往来,数以万计。河运负担沉重,若不好好疏通,只怕会陷入唐初困境,有堵塞风险。” 唐初漕路来不及治理,年输长安粮不过二十万石时,每遇水旱灾荒,长安就物价飞涨,斗米千钱,百姓难以存活,连皇帝也不得不率领百官离开长安就食于洛阳。 唐高宗因关中饥荒去洛阳七次,唐玄宗去东都就食也有五次,当时有“逐粮天子”之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