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5章 (第3/3页)
,孤答应先生,定会让父王答应出兵,并立抵御中原贼寇。” 第十一章 灯谜 与民同乐 随着新年的到来,中原上下一片欢庆。 今日是年后的第一天朝会,罗幼度领着百官祭祀宗庙之后,为去年的朝政做了一个总结,并且也开始为新年做一个规划。 说是年规划,总的来讲主要还是围绕关中、陇右、凉州这一片区域的发展来讨论的。 西北的战事,随着甘州回鹘的妥协已经彻底结束。 景琼为了赎罪,进献了大量的良马、美玉、琥珀及貂鼠,同时也派遣了自己的儿子入京学习。 这所谓的学习,等同于人质。 西方的情况,跟罗幼度预料的差不多。 河湟、凉州一代纯正的汉人已经很少了,州城充斥着吐蕃人、回纥人、羌人、突厥人甚至是铁勒人…… 习惯游牧生活的他们,得知要改畜牧为农耕,抵触的心思很强烈。 尤其是个别觉得分配不均的小部落族长或者族中有身份的人,暗戳戳的挑动逆反情绪。 政策的实施推广,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 对此李处耘、李谦溥、宋雄、吕端、李昉等人一开始,摸不准罗幼度的底线,掌握不好力度。 但随着罗幼度的一句“一切以诸夏利益为先”,几人瞬间明白了。 罗幼度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只要妨碍朝廷利益的,妨碍政策实施,华夏一统的,便是汉人都照杀不误杀。 何况是吐蕃人、回纥人、羌人、突厥人? 罗幼度深知这种情况拖不得,越拖受到的影响越大,不服不满之声越足。然后便如野草一样,蔓延开来。 反之你快刀斩乱麻,直接趁着打服的当头,除去那些不和谐之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