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0 (第1/4页)
是这打顶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今年看有的散漫的人家,觉得时间都差不多,有的打的早了,有的晚了,都相差很大呢。”陈有全在旁边补充到,并不是说打顶就一定增产的,和种庄稼的人是很有关系的,就跟锄草一样,这锄一遍的地和锄三遍的庄稼能长的一样吗? “是这个理。”钱大人点点头,把这记录收好,留陈老爷子父子三人在自家后宅吃了顿午饭。 过后就写了份折子上书把这记录附在后面,又给知府大人和京城的大哥各写了一封信,把事情也说了一遍,并挑了两匹格子布附带上,这事情的推广也要靠他们的推手才行。 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自然有它的道理,因为他关系到人的脸面,不是自古就有人靠衣装这句俗语嘛。 经过半年多的沉淀和交流,宁县的妇女们也大致对哪些颜色的格子布受人欢迎有了清醒的认知,家家户户有织布机的都开始忙了起来。 陈有全家里棉花收成也多,李氏把棉花棉籽取掉后,分了分做棉衣棉被的,准备纺线织布的留用好,多出来的直接拉到了罗大郎店里,听说今年他们要收棉花,那自然是支持自己家人啦. 县城里的商人也都开始挂出招牌,有收籽棉的,有收去籽棉的,有收棉线的,有收棉布的,价格也很是美丽并且吸引人。 有嫌收拾棉絮麻烦的就把籽棉卖掉换钱,有想多赚点的,就自家兄弟合伙买台轧棉机,收拾好卖给铺子。 有的家里女人多的就自己纺线织布,特别是今年的格子布这么受欢迎,那卖到外地去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