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法庭就是战场(上) (第1/6页)
第十二章法庭就是战场(上) 1790年4月17日,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按照未来的共和历法,应该是芽月,一个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 但这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对于重罪检察官普拉蒂来说,一点也不可爱,甚至是有点厌恶。那是检察官的马车在距离夏特莱法院300码(法制,米制尚未发布)处不得不停了下来,这位身材臃肿,大腹便便的普拉蒂先生必须下车徒步到法院。 此时,围在夏特莱法院周围,申请旁听巴贝夫案复审的热心市民与报社记者已数以百计。由于临近开庭尚有一段时间,仍有不少人陆陆续续的从巴黎市郊,甚至更远的皮卡第地区赶过来。到早上8时,通向刑事法院大门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熙熙攘攘的到处是人流。 “喏,你的对手来了!”眼尖的塞舌尔律师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检察官普拉蒂,他回头提醒刚下马车的安德鲁。后者稍稍楞了一下,因为两旁群众的欢呼呐喊让他听不清其他声音,直到塞舌尔用手指引一个笨拙的身影。 “呵呵,对手?他还不配。”安德鲁摇着头说。 在司法宫的记录中,作为国家公诉人的普拉蒂今年47岁,是在大革—命前花了10万里弗尔购买的这个职务(这举在当时属于合法)。普拉蒂的业务水平很一般,就连法律条文都经常引用错误,6年多来的庭审过程中没有任何惊艳之举。若要说优点,那就是拿钱办事,绝不两面三刀。 安德鲁接受此案的另个缘由,就是他很不喜欢这位检察官的姓氏。前世,就有个叫普拉蒂的巴黎检察官吃错了药,置犯罪集团的诸多大boss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