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六章险流言 (第8/8页)
渐笃定了起来。 在大将军赵括谏言之后,赵王丹也得意洋洋地演了一场好戏。 这不,武安君白起沉疴不起的消息一经“证实”赵国君臣便是精神大振。 傲视天下的赵军长持守势,与其说赵国君臣乃基于国力判之断,毋宁说惧怕白起这尊赫赫战神。自白起领军以来,每战必下十城以上,斩首最少八万,与山东战国大战二十余场,全部是干净彻底获胜,其猛、其刁、其狠、其算、其谋、其智、其稳、其冷、其钻、其势,堪称炉火纯青,对手从来都是毫无喘息之机 近二十年以来,凡白起统帅出战,山东六国已经是无人敢于挂帅应敌了。这次上党对峙,名义上秦军是由左庶长王龁统兵,赵军统帅廉颇才是心下稍安。 白起成名于秦武王时期,事实上尊为武安君的白起,现也已年过五旬,已是好几年不带兵出战了。饶是如此,只要这尊神在,赵军将士与赵国重臣便始终是忐忑不安,没有几个能有大将军赵括那等洒脱的镇定。 那楚、燕两国之所以皆做骑墙姿态,甚至想着做黄雀,其中一大半的原因也是因了白起这尊瘟神,而将战胜可能倾向性更多地于秦。如今那尊令人毛骨悚然的瘟神终于奄奄待毙,这如何不令人骤然轻松、心怀大畅。于是乎,赵国国都邯郸的百姓们竟是弹冠相庆了。上天开眼,这凶神恶煞终是得报也没有了白起,赵国五十万大军便是无法撼动的山岳,便是无可阻挡的隆隆战车,终将要碾碎秦军 一时间,邯郸官吏、百姓求战之声大起,理由竟只有一个:秦压赵军近两年,该到赵军大反攻之时了。仅仅七日过后,便在这举国请战声浪中,邯郸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而又狂喜的消息:秦军不惧老廉颇,唯惧马服子赵括也 (继续更新,求票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