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四章守还是战续 (第3/7页)
怎么说,还是让众将领看到了此战的另一种激动人心的打法。 可以说,经此一论,赵括在众将领心头种下了一颗充满必胜信念的种子,这颗种子一直到长平换将、赵括做了大军至统帅后,终于开始生根发芽,并徐徐长成稳扎在心头的参天大树。 与廉颇一番辩论后,大将军赵括却并未气馁,赵王丹宣召他回邯郸的王命一日未到,赵括在这二十万赵军中的使命便一日未曾完结。赵括叫上刘侠和一帮随身的士卒,又日夜兼程地巡视赵军的防线去了。 正所谓军令如山,既然统帅廉颇已经决心坚守耗敌,大将军赵括再也未作争论。因为他明白历史上这赵括乃这场争论中的败者,最终落了个被赵王丹宣召回邯郸的下场。 眼前大战在即,大将军赵括岂肯让自己无聊地闲下来。既然坚守之策不可变,那么到底如何守法。是主动地防御还是被动的防守,这其中颇有门道。 连日来视察防线的大将军赵括,一直在心底思考着这个问题,思考着怎么去做积极地防御,思考着怎么能说动上将军廉颇这位统帅,在被动的坚守耗敌战术中,争取一点充满希望的主动。 那日大将军赵括一行来到长平关下,四野里已经是暮霭沉沉,但见关西丹朱岭上火把连绵东去,宛如无边无际的一条火龙,满山号子声声,竟是鼎沸一般。 赵括望着眼前的热气腾腾的景象,仰天一声长啸,随后目光仿佛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来日这片山地上将要上演的惨烈之战,秦赵双方共计百万大军对决,如同两座大山碰撞,不知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又有多少将悲剧地变成累累白骨。不知不觉中,那guntang的泪水,已经悄然滑落面庞。 “大将军,好一副悲天悯人之情怀”就在赵括胡乱地抹着满脸的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