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随军日常 第52节 (第6/6页)
要更多样化、人性化、因地制宜化。 不过这个年月全国都穷,平摊到每人头上的口粮常常吃不饱肚子。 农村不管走到哪里,看到的人全是一水儿的瘦不拉几和一张张饥饿的脸孔,很难看到一个胖子。 像杨思情这样被蓝团长养胖了几斤就紧张得要减肥的人,在他们看来是神经病一样的存在。 挨饿的时候,胖的这几斤rou那可是地主家的余粮,帮助对抗饥饿。 杨家村靠近农田的地方有用木架吊着口铜钟,一天要由敲钟员对着手表上的时间敲响五次,上午响三次,下午响两次,代表一天的工时。 清脆的钟声传遍四野,在田野间回荡,干农活的村民们凭钟声上下工。 敲钟员敲钟的工作也算工分,一天给两个工分。 至于手表,那是生产队的财产,轮到哪个敲钟,就把手表给哪个戴。 戴手表在农村是件拉风的事,佩戴的人常常故意把袖子折起来露出手表。 十二点半,上午收工的钟声敲响,耕耘的村民们纷纷放下农具,收工回家吃午饭。 农具就扔在田间,没人会去偷拿。 犁田的牛由饲养员牵回饲养场吃料、休息,饲养场建在村子高处,抬抬眼就能看到。 那几个在杨家小院胡闹的小鬼头已经把杨思情带着个解放军回村的消息广播出去,因此好几条回村乡道上的村民都在热烈议论这件事。 他们像突然得知《回家的诱惑》特么出第二部 了那样兴奋,逢人就说。 本来杨家和村长家的恩怨已经被他们嚼烂,没兴趣再嚼。 奈何今天,啊哈,沉寂已久的杨家居然迎来后续剧情,这次还加入了新角色——解!放!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