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制衡 (第2/6页)
识分子的思想风向。这个东西,对于一个领地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观察片刻,他已经有了结论。 现在银州这些文人,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派。一就是保守派,他们觉得县候府的重新出现,对于银州来说意义不大,毕竟这个年代的人,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银州这地方的贫瘠,多少年都不曾改变,他们更期望,原有的四大望族,可以在商业方面,带给银州更多的变化。所以,他们是比较支持保持原状,由四大望族主导银州的发展。 而第二种,则是激进派。这以那个穷酸书生沈行为代表的一帮寒门书生为主。沈行认为,县候府势必会给银州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四大望族掌控银州已久,银州依然疲弊,制度不改,银州不治。 第三种,则是中立派,这个自然就不说了。 实际上,这就是既得利益者,和寻求变革者的不同了。刘铮对《君主论》还是颇有研究的,他要想在银州立足。有两点,稳住既得利益者,拉拢变革者。所以他必须先要了解,哪些人是渴求变革的。 对于四大望族的态度,他也有所考虑。 一味杀之,肯定不行。 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制衡!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选择和郑家合作的原因。以夷制夷,从来都是最聪明的选择。 “那边几个公子,在争一览众山小,我看刘兄此时虽坐一楼,却是有几分这等孤傲才是呢!” 就在这时,已经喝得脸上通红的郑月茹,手里拿着酒杯走了过来,笑吟吟道。 “郑小姐可放心了?” 刘铮哈哈一笑,让出旁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