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供求关系 (第1/4页)
“老爷!俺看了一下,宋大壮和李柱,活比俺还好。” “剩下的五十人里,俺挑了二十八个身强力壮的,负责搅水泥、磨水泥。” “有十五个愿意跑腿,每天运送原料,最后七个,跟俺一样懂点行道的,负责监督水泥的质量。” 秦府正厅,秦朝与刘大相对而坐,给足了他尊重。 后者倒不在意这些,一口闷了上好的碧螺春,说起干活来眉飞色舞,运筹帷幄,将水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秦朝很是满意,因为这个厂子不仅是为南水北调临时成立的,日后也会长久存在下去,刘大做事利落,秦朝培养起来也轻松。 “做得好,水泥厂干活方面的事,以后就交给你了,至于工钱,我不会亏了你的。” 刘大一拍腿:“瞧您说的,就是不给俺钱,俺也愿意干!” 秦朝笑着点点头:“过些时候,朝廷会派个账房过去,你与他好好磨合,项目方面,进了多少货,出了多少水泥,都要如实告之。” “是徐先生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不管是不是,在我手底下做事,都要光明磊落。” 刘大严肃道:“老爷,俺知道了。” 他起身告退,去培训招来的工匠去了。 兰草将这些人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一直往上挖了五代,都是老实干净的本分人。 由于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支脉,因此首先从京城开始凿渠,水泥也就从秦朝的水泥厂中生产。 等到后面去其他省份开渠时,自然也会在当地成立水泥厂。 在这个没有挖掘机的年代,开个一千平米的蓄水池,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水泥配方的保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