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3/4页)
却捏得咯吱作响。 刚走进殿里的林太傅和唐太保见了此景,皆是面有难色地看向周太师。 周太师摇了摇头:自求多福。 免了诸多虚礼,齐昱把谭庆年的折子扔给了三公,“众卿也都看过这份折子了,按谭庆年所说,是否我朝就只能在这河堤上下功夫了?” 唐太保道:“如今荥泽口堤坝每逢补过,都挨不过两日,若是仍旧补了决决了补,始终是个无底洞。” 齐昱弯了弯嘴角,就不能说些朕不知道的? 工部的张尚书禀道:“皇上,工部已派老匠随同贤王前往淮南,若时机成熟,便由老堤下凿出暗渠引流,再图改道之事。” 齐昱问:“若时机成熟不了呢?若老堤依旧日日崩裂呢?张尚书又当如何?” 张尚书伏身:“臣力谏,当抢修,抢凿。” 齐昱觉得头有些疼。 抢修,抢凿,不是不行。那若是抢修抢凿之时大堤崩坏,搭在洪水之中的匠人、工人性命,亦是很大的损失。 林太傅道:“皇上,国库银两已陆续送往重灾之地……不足以支持抢修改道之事,臣以为,还是应当找寻更为坚实的固堤之法,先将堤坝牢牢填补,拖延时日,待国库日渐充裕,方可一举促成改道大事。” 户部的许尚书适时在后面补充了句:“禀皇上,估计只需八年。” “八年?又够淮南发十几次的洪了!”齐昱拍案怒斥,“漫地大水,庄稼颗粒无收,你要淮南万万百姓靠什么养活?靠你吗,许尚书?还是林太傅在何处有百万亩良田?” 堂下众人慌忙跪下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