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创建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52年秋建立化学系。

1952年,我从上海交大三年提前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教育部报到,于10月11日从沈阳来到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任助教。由于我来得最晚,又是首次来到长春,学校当时派了一辆大板马车到火车站来接我。由于我从上海出来时正值金秋时节,上海天气还是很暖和,我当时身上只穿了一件衬衫,外罩毛线背心,下身穿一条单裤。初到长春,我一下火车就感到了寒风刺骨(当时长春的气候远较现在要冷,“十一”国庆游行,往往在大雪纷飞下进行)。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路上,我在马车上冻得浑身发抖,不得已将从上海带来的一条薄棉被裹在身上御寒。这是我到长春的第一个印象——太冷了。到校、系报到后,我便投入到化学系的创建工作中。由于化学系是新建立的教学单位,开创工作千头万绪,一切教学准备都是从零开始的,因而10月份新生才开始报到,11月份才开始上课。当时正值全国提倡“全面向苏联学习”,特别是科教界,大学更是首当其冲。当时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大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制以及校、系教学机构的设置与建立等全部向苏联学习。这样一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组织老师突击学习俄文,否则一切改变都无从谈起,工作也无法开展。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和系里决定利用新生上课前的一个月时间组织所有老师突击学习俄文。

我到校后稍作安顿,就赶快跟着全系老师一起突击学习俄语。由于所有的老师除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曹锡章和庞文琴外,其他人对俄文是完全陌生的,因而突击学习也是从最基础的字母开始。特别是我来得最晚,为赶进度,我每天必须硬着头皮,背记100个以上的俄文单词。学校为了帮助和辅导我们“突击学习”,特意从俄文系抽调了多名学生给我们当辅导员,帮助和辅导我们完成每天三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就这样,一个月的强化突击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从开始对俄文一个字母都不认识,到一个月后竟然掌握了3000多个单词,抱着字典基本上能看俄文专业书籍。再加上后来我在教学与工作实践中边学边用,逐步对苏联综合性大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甚至教学用书等能学以致用。

经过一个月的俄文学习,我对系里的老师们也基本上都认识了,他们中有来自燕京大学的系主任蔡镏生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的唐敖庆教授,来自东北工学院(上海大同大学)的关实之与陶慰孙教授夫妇,以及伊葆芳副教授(分析化学),许江津与稽跃武副教授(有机化学)和唐嗣霖(分析化学)、林富钦(有机化学)、许慧君(有机化学)、卢凤才(有机化学)等讲师。还有与我一起从全国各地分配来的10位应届毕业生,他们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曹锡章、庞文琴,南京大学的王式正,北京大学的顾念承,燕京大学的张世贤、孙家钟,南开大学的梁玉媛,同济大学的张云妹,金陵大学的童有勇。最令我高兴的是,其中还有我在杭州建国中学念书时,比我高一届的老同学沈家骢,他当时是从浙江大学分配来的。除上述22位教师外,化学系成立了党支部,书记张嘉志,他还兼任系办公室的干事。另外,还有系办公室干事刘维诚、王静芝,以及两位由系主任蔡镏生教授从燕京大学带来的负责实验室设备与药品管理的实验技术人员张植琇与陈向南同志。就是这26位同志,白手起家,团结一心,艰苦创业,开始了化学系的创建工作,在第一个学期中主要从事下列的建系任务:

1. 第一届化学系本科生的招收和无机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的开设

在校、系的领导与支持下,首届新生共录取了105名,实际报到的只有96名。由于那时刚解放,再加上化学系刚成立,因而大学招生制度还很不完善。当时录取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大小不一。在首届招收的这批学生中,正规高中毕业的不多,50%不是第一志愿,三分之一以上不是正规高中生,南方学生占二分之一,报到后被分为甲、乙、丙三个班。

首批新生入学后,首先遇到的是学生的教学问题。经校、系领导讨论决定,首届无机化学课程的主讲由唐敖庆教授担任。唐老师不仅学术水平高,且在北大还有过给大一学生讲普通化学的教学经验。唐老师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无机化学的讲授,不仅鼓舞了我们当时的工作信心,而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此外,当时更迫切的工作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开设准备,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带实验的老师。经系、教研室研究后,决定由庞文琴、王式正、童有勇、沈家骢、梁玉媛和我六位助教分别承担甲、乙、丙三个班的实验课(两个人合带一班)。

接下来,急需解决的是实验室的场所与最基本的实验设备,以及如何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出无机化学实验课。开始时,连实验场地与设施、最基本的玻璃仪器与化学实验药品、实验设备、教材、图书资料等都不具备。这成为当时阻碍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难关,需要我们去突破,去想办法逐个解决。最开始是实验场所,当时我们六个担任实验教学的助教与几位工人师傅在关老师的指导下,首先整理出了灰楼后面的地下室,作为学生的实验室,整理后的实验室中,既没有实验台,也没有煤气管道,甚至连上、下水管道都没有,而这些设施是学生做无机化学实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由于开课时间临近,制作安装这些设施已来不及且没有足够资金去采购。当时,教研室安排庞文琴任实验组长,负责实验准备工作。她接受任务后,立刻与带实验的我们商量对策,开动脑筋来设法就地就近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因陋就简,用几条当时找到的较平整的长木板拼起来搭成实验台,然后请工人师傅在实验台的两端安装了水管儿,装上一个水龙头代替上水;没有下水管道,我们就在水龙头下面放一个水桶代替下水,水桶接满后由学生拎出去倒掉(见当时拍下的照片),如此反复,算是解决了用水的问题;没有实验用的加热装置,庞文琴就利用自己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关系,从师大化学系借来了为数不多的酒精灯,不足部分我们就积极想办法,设法捡墨水瓶洗净后装上自制灯芯作为简易的酒精灯;没有实验药品,我们又从东北师范大学借来了一些学生实验用的药品……就这样东挪西借,废物利用,在极其简易的、困难的条件下终于开出了学生的第一堂无机化学实验课。

undefined        

图1:学生用墨水瓶做的酒精灯做实验         图2:学生用木板条拼成的实验台做实验

上实验课时,我们把学生分成15人一组,每班分成两组,由两个人带一个班,我与同期来的助教童有勇合带乙班。在正式带实验之前我们需要事先认真地准备实验,还要通过试讲来做好上实验课的准备。虽然实验条件很差,但我们都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感觉,毕竟是我们亲自建立起来的实验室,因此都非常认真地备课,认真地带好学生的实验,不敢有丝毫懈怠。建系之初的化学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设并完成了一年级学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现在,用木板条搭建实验台,用墨水瓶做酒精灯,用水桶做上下水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但这作为化学系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却深深铭刻在几代化学人的心上,并作为一种精神代代传承。

2. 化学系教学机构的建立和教学体制与教学计划的讨论与制定——开始全面向苏联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高等教育部规定所属高等学校在办学体制、教育机构的设置、教学计划以至课程的教学大纲等必须全面向苏联学习,如按学科的专业、专门化设置校、系与教研室三个层次的教学机构等等,完全按苏联模式来办学。经过多次的全系教职工的学习、讨论,经学校批准,化学系按苏联模式成立了包括三个专门化(当时苏联教育体制中专业下面的一个层次)在内的四个教研室,其中三个专门化教研室:分析化学(主任:伊葆芳)、有机化学(主任:陶慰孙)、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唐敖庆)。由于无机化学当时是在关实之教授领导下,仅由曹锡章、庞文琴、王式正与我四名三年级从大学提前毕业的助教组成,力量过于单薄,因而暂缓设置无机化学专门化,当时只设以教学为主的无机化学教研室,先由无机化学课程主讲唐敖庆教授兼任教研室主任。第二学期开始,由关实之教授任教研室主任。这样,在系主任蔡镏生教授领导下,四个教研室的体制在化学系建立了。

3. 后续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的讨论与分工准备

除无机化学教研室主要以从事首届新生的教学工作为主外,其它三个教研室,在当时就集中力量学习讨论高教部下发的苏联综合大学的中级基础课与相关专门化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并结合研究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分工与备课和去校外的进修计划,以及相关实验室的建设与主要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不仅要努力来参加上述有关化学系的创建活动与任务。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自己班学生的教学任务。由于我是大学三年提前毕业的学生,当时在大学所念的课程主要又以仿美体系为主(大一《普通化学》),因而面对的无机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在大学时就基本上没有学过。再加上当时唐老师讲授的无机化学,不仅涵盖苏联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知识,而且还增加了一些结构化学的内容,因而对我当时承担的辅导与答疑,以及课后给我追加的随清华来的唐嗣霖讲师合作编写部分讲义,以补救学生当时因没有无机化学教材对学习上所造成的困难,的确是困难重重。再加上那时缺乏俄文版的苏联教材与参考书籍,在当时的形势下,又“不大敢”去查阅英文书籍与资料,虽然我日夜加班的干,由于缺乏书籍资料可以来参考,因此很难做好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幸运的是,当时正好踫上化学系首次安排办公室,想不到曹锡章和我被安排到与唐敖庆教授、唐嗣霖讲师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开始时虽然感到很高兴,然而相处时总还是感到相当的拘谨,毕竟面对的是全国著名教授。经过2-3个月相处,其中还包括每周夜大的马列主义学习与工会小组生活等活动,再加上多次向唐老师请教与讨论学术上的问题后,感觉到他很和蔼,特别是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谆谆善诱地与你讨论,给我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有疑难问题可以及时向他与唐嗣霖讲师请教与讨论。当时,我就是在唐老师与唐嗣霖讲师的热心指导与关怀下逐步成长提高,逐渐地适应教学工作上的要求。最后,当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结束,特别是经过了无机化学期末考试,我负责重点辅导的两名学生都以“及格”的分数通过了考试后,我才算松了一口气。完成了我第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接着特别高兴地迎来了我在东北人大化学系的第一个春天。

作者简介:

徐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与奠基人,水热合成化学的开拓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现代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科学体系。1952年于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参加工作至今,是化学系的首批创建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