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 四爷的惦记 (第6/6页)
的心思,及主考官的心思,就很容易圈出考试的范围,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训练。 教育这种事情,除了1%的天才之外,不投资肯定无大收获。 江南的士林大家族,都是既得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很舍得砸钱请顶流名师。 名师拿了大钱,江南的士子们中进士、中状元,各取所需,一举两得! 玉柱有汤炳做老师,简直是捡到了宝。汤炳自己就很厉害,他还推荐了更厉害的师弟何子昌,何子昌又牵连出了牛逼之极的秦本初。 这就相当于,三位经常参加高考出卷子的国家级特级讲师,天天给玉柱开小灶。 岂能不占大便宜? 第二日,花了一整天的工夫,玉柱把四书和五经题,都做完了。 按照老习惯,题目做完后,玉柱并没有马上誊抄,而是又搁了一个晚上。 伴随着考友们的唉声叹气,玉柱默默的把所做的文章,里里外外的斟酌了三遍。 第三天一大早,玉柱啃了几把炒米之后,正式开始答题。 打好了底稿的锦绣文章,如同涓涓细流一般,缓缓的淌过心间。 玉柱捏笔的右手,稳如泰山,一笔一划的答题,字迹绝无一丝一毫的潦草痕迹。 申时四刻,玉柱仔细的检查了姓名、籍贯、祖孙三代的履历、皇帝的避讳、文章的抬头等等,便叫来了兵丁,主动交了卷。 (PS:怕了你们了,太厉害了,一个多小时就破功了。实话说,就一章存稿了,今晚到了1400张月票,凌晨才敢加更了。是的,玉柱怂了,没存稿的日子难熬啊。)大司空的骗了康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