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金龙牌自行车投产 (第3/5页)

,制造这么一辆金龙牌自行车,生产成本大概是多少?”

    对着一辆外形锃光瓦亮,已组装完成的金龙牌自行车,许远又问道。

    “除三大核心零件外,造这么一辆自行车,各方面的成本加起来,大概要50银元,等产能提升,效率提高,成本可降低到30银元左右。”厂长曾孝平身旁的一位工程师回答道。

    “还行,这成本控制的还可以。”许远点了点头,就算按50银元的生产成本算,而从现代社会购买一套的滚珠轴承 链条 橡胶轮胎,最多只要百元左右,即实际的生产成本是50银元 100RMB,较之于以600至1000元/辆的价格,直接从现代社会购买整车,其实成本并没有降低,甚至付出的货币成本更高,但98%的零件自主率啊,不知省去了他多少的麻烦。

    至少对许远而言,这样的结果是让他非常高兴和满意的。

    这也证明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华夏先祖,是绝不会弱于现代人多少的,因为只有优秀的基因才会流传下来,现代的华夏人能行,那古代的华夏人也一定能行!眼前这座自行车工厂里的工人和工程师们,就是非常好的证明。

    而自行车的本地化生产基本实现。

    加上前面的生物柴油厂。

    以及接下来就会开始进行试生产的合成氮肥厂。

    成功实现自主或即将实现自主的项目,已增加到三项了,相当于心中的三块大石头落地了。

    当然摆在许远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得到自主生产的,也远远不止这三项,不过生物柴油代表能源;自行车代表人流物流货流,代表着经济的活力;化肥则代表稳定高产的粮食。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能源、物流、粮食这三大块,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别的领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