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第四卷)】(264-265) (第5/11页)
间商业日趋繁荣,需要计算之处太多,所以更加方便的算盘和珠算开始取 代算筹与筹算。 1450年吴敬的、1573年徐心鲁的《盘珠算 法》,1578年柯尚迁的,1584年朱载堉的 ,1592年程大位的,以及1604年黄龙吟的 ,无一例外多是由筹算向珠算过渡并深入研究的著作。 珠算算法没有发展到前人的筹算高度成果也不是时人轻视,君不见作者里 还有一位天潢真人。中国数学从元朝末期开始,一直是沿着实用性、技巧性的 方向发展,这与偏向演绎、抽象的古希腊数学不同。珠算作为一种传统数学机 械化算法体系的应用,满足了明代社会需要,适应了商业发展的要求,代替筹 算大势所趋,但因为工具性能的限制,无法复制千百年来筹算积累的研究成果 ,还需进一步完善体系,这都需要时间积累。 古希腊文明覆灭以后一千多年,欧几里得的再次被阿拉伯人 发扬光大,而欧洲人在古希腊数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出近代数学,则距离《几 何原本》的成书年代相隔了最少一千五百年,明代虽然经济高度繁荣,在一些 材料类、工程类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也很多,但数学理论要想再次达到新的高 度,正常发展下去,也至少还再需要两百年。 15世纪欧洲开始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到来,商业的繁荣同样刺激了欧 洲数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算术、代数与三角学领域,同样著作不断,将15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