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左传》与《周易》(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左传》与《周易》(二) (第8/8页)

子,都已说明春秋时代,已有《周易》的书名了。在《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的《周易》,并从当时所运用的《周易》来看,就是与今本《周易》格式不同(如春秋时期称《周易·乾》里的“潜龙勿用”这句文辞称所是:“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而今本《周易》的称法则是:“初九,潜龙勿用。”),而文字内容相同的一部书籍。就是《左传》一书所记载的《周易》同今本《周易》文字相同,既相同于今本《周易》64句卦辞文字内容,又相同于今本《周易》里386爻辞文字内容,而不同于爻题称法的一部《周易》。当时既没有《易传》的产生,也不称为《易经》。而到战国时期及西汉前期,讲述《周易》一书的学术文章也产生了,由《左传》所记的称谓格式《周易》又被进一步篡改,以六·九数字为爻题称法的今本《周易》也产生了。到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又是个尊经的开始,自此把对两种《周易》文本产生的一些学术文章,整理汇编出七篇内容(一些篇目又分上下,合称十篇)称“十翼”,又叫《易传》,与今本《周易》内容合并,尊为《易经》,并为五经之首。自此《周易》这一书名及内容到帝制时期与今天,与《易传》内容相混淆一起,也出现了多种称谓。如出现的称谓有《易》、《易卦》、《周易》六十四卦、《易经》、《周易》经传、《周易》古经、《易经》八卦、六爻八卦神断、《周易》预测等等,从众多称法上,人们对《周易》一书到底有哪些内容?《周易》又是什么的书?不说帝制至今天由《易经》(今本《周易》加《易传》)而产生的庞大繁杂的“易说”学说,光被众多的称谓就给混淆得分辨不清了。

    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