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第3/4页)
的因素。 作为皇帝,必须消灭不安定,所以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成为编户,但没有足够的土地怎么办? 只能扩大城市基建,引导开始城镇化。 而想要城镇化,就得要有就业。 就业怎么来?商品经济要发展,产品要出口,要有市场。 所以,得开海。 这几日王守仁给朱厚照帮忙整理政务奏折,也看了很多乡镇化改制的内容跟实行进度,怎么说呢? 乡镇化之后,当地百姓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皇帝大肆宣扬租税降低和减免,以及徭役的减少。 朱厚照勒令改制完的本地百姓,将皇庄内存的粮食,转为集体粮,然后立刻招募他们,开始挖掘沟渠,在冬天出来干活,还给扯了几尺布,集中女人们给全乡镇都做一条裤子。 这些钱,全部都是从内帑里拨的。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而从明年开始,各家上缴的集体粮,除了部分储存之外,会在监管之下,去作为乡镇打造基建、水利的费用。 基本上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皇帝的镇国府实际上到手的只有一成半左右的赋税,但比之改革之前,一亩反而多到手了十斤左右的粮税。 不要觉得少,大明现在官方明面上的赋税计算,一亩地官方税赋在十五斤左右。 朱厚照这一改,不仅省掉了向地方投入基建的成本,还倒赚了十几斤,加上税就有三十斤每亩。 同时朱厚照给每个乡镇,都设立了纺织中心,将原本的家庭自产自销,改成官家出租机器,集中织造,皇店统购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